越黑斗鱼尾巴是不是蓝色的?
当然不是,这属于误导消费者的宣传策略而已…… 斗鱼的颜色取决于其身体的色素细胞中的含铁血素(即肌红蛋白)的数量。在氧气充足的地方,色素细胞中的含铁血素会和氧气结合,呈现鲜红色的形态;反之,则会释放氧合血红蛋白,从而呈现出蓝黑色的外观。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讲,斗鱼的体色应该称为“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型”。
不过由于人类对斗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野生种群和杂交育种上,目前尚未发现自然环境下雌雄异形、色差明显的个体,所以也导致了“公母不同形”“公母花色不同”等说法的出现并不断传播、深入人心…… 但无论公母,同色的斗鱼之间相互饲养是不会出现配对的(颜色相近的雄鱼间也不会配对),而不同色的斗鱼放在一起时,雄鱼往往会向雌鱼展开求偶行为,进行追逐和鸣叫。因此通过观察可以大致区分公母的斗鱼。
同时,由于人类对色彩的认知往往通过视觉器官来感知,而视觉器官又依赖于光线的明暗情况来进行工作,因此光线对于斗鱼的身体着色也有一定影响——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,例如夜晚或者天气阴暗的时候,无论是哪种颜色的斗鱼都会逐渐褪去颜色,看起来呈现灰白的色调。反之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,它们就会显现出鲜艳的色彩。 这个原理可以用来解释另一个常见的现象——“斗鱼咬鱼鳍”,因为发色需要铁元素作为营养来源,而鱼鳍等运动器官中含有的铁通常难以被利用,此时如果食物中缺乏铁,或是水中有足够的游离铁离子,则斗鱼可能会误把鱼鳍当成食物而试图吞进嘴里咀嚼,进而导致“咬鳞症”的发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