鹦鹉有哪些特征?
“鹦”字,《说文解字》解释为“鹦,鸟也。从鸟,婴声”;“鵡”字,同“鹉”“鹉”,《玉篇》注曰“鸟名,如雌。一名鸚鵡” 可见,古时“鹦”、“鵡”二字相通。
今人常以“鹦鹉”并称,实则有分别。 “鹦”指鸡尾鹦鹉(俗称“法国子”);而“鵡”则是玄凤鹦鹉(原称“虎皮鹦鹉”)。 这两种鹦鹉都来自国外。
“鹦”于汉朝传入中国,而“鮪”则始于唐代。 唐穆宗时,有人从西域用大船运送来一种能言善道羽毛鲜艳的小鸟,名曰“鸚鵡”。 这种小鸟能模仿人的声音,甚至能学人说话,如教它“哥哥”,它会“哥-哥”,教它“姐姐”,它能叫“姐-姐”。 而且颜色也十分漂亮,全身多为亮紫色,头顶和背部为橄榄绿色。
如此可爱的“鸚鵡”,自然深受皇室喜爱。 《唐会要》中就有记载:“明皇令高力士裴遵庆进鹦鹉一只,色光艳丽,音韵清亮,呼之则应,命之则灵。” 后来,这类外国来的小精灵,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。元明清时期,有记载的“鸚鵡”多指来自印尼的紫胸鹦鹉和绿色鹦鹉。
到了近代,国内饲养的“鸚鵡”多为美国进口的金刚鹦鹉。 这些外来物种适应了我国气候环境,繁殖率较高。在野外几乎没有天敌,可以在无人类干预情况下快速繁衍。这也导致了它们在我国某些地区泛滥成灾。
比如,东北地区的野生雏鸭,就会将刚孵出来的幼“鸚鵡”当美味蛋羹。而在河南,每年春季都有农民下田捉野兔,一回去就发现笼子里多了不少“鸚鵡”。 这些“鸚鵡”要么被做成了美味的鸡鸭鱼肉,要么作为宠物卖了个好价钱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