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缸油膜是什么意思?
油膜(鱼油层)是养鱼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问题,尤其夏季高温期,水温高、油脂分泌旺盛,更会加重这一情况。 所谓“油膜”其实就是鱼油沉积在鱼缸壁上形成的油脂层。很多鱼都有排油性分泌物(俗称“喷漆”)的习性,这既有利于排除体内积存的废物,也有利于皮肤表面的杀菌防腐。但过多的油脂沉积在鱼缸壁上的话,会造成鱼缸脏乱的视觉效果,而且有些细菌会在油膜下滋生,对鱼儿健康也是有害而无一利的。 油膜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两方面:外源性和内源性。
1. 外源性:主要是来自鱼类身体的外溢性油脂以及食物残渣等;当然,我们人为投放的药物、饵料及生物饵料的附着油脂也会构成油膜的一部分。
2. 内源性:由于水族箱中热带鱼的生活空间相对狭小,为了适应环境它们会不断地刺激自己体表微血管增生,从而不断分泌出油脂,这就是所谓的“体表黏液”。随着油脂的不断堆积,形成厚厚的角质层,当这些油脂无法通过新陈代谢及时排出时,就会在体表聚集成痂。
不过,上述两种成因形成的油膜,其性质和厚度是有差别的。其中,由外源性因素导致的油膜,因其沾染了外部环境中的病菌、微生物等因素,因此极易腐烂变质,形成黑臭黏糊的污物。而内源性因素导致的油膜,则具有比较稳定的特征,不容易发生变质,质地也相对较硬。所以从清洁护理的角度考虑,一般外源性的油膜要比内源性的要容易打理。
既然知道了油膜形成的原因,那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,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或者解决油膜的困扰了。
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勤换水,增加水的流动性可以有效地带走油脂,减少其聚集的机会!另外,注意调节好温度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。因为温度过高(尤其是夏天高温时期)会导致鱼类应激性地增强油脂的分泌,所以适当降低饲养温度可以有效缓解鱼的应激反应,减轻油脂分泌过旺的情况。
其次,我们要尽量控制影响油脂分泌的因素。比如保持水质的稳定,避免PH值剧烈波动;定期清理食槽,防止鱼儿吃得过饱而产生过多油脂;调整食物的结构比例,减少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摄入,都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。如果已经发现油膜出现,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以上几个方面的知识加以应对。
勤换水、加强溶氧量、调整温差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。可以适当增投富含营养的物质,促进鱼儿快速生长,抑制油脂过度分泌,毕竟“瘦子”会比“胖子”更容易打理。最后,我们还可以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去除油膜。比如使用抽水泵进行过滤冲漂,利用磁铁吸附去除缸壁上的油脂等等,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。